低保户申请书怎么写
低保户申请书撰写指南
一、基本格式要求 1. 标题:居中写"低保申请书" 2. 称呼:顶格写"尊敬的XX街道/乡镇民政部门" 3. 正文:详细说明申请理由 4. 结尾:写上"此致 敬礼"和申请人签名 5. 日期:申请提交的具体日期
二、正文内容要点 1. 申请人基本信息 - 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份证号 - 家庭住址(具体到门牌号) - 家庭成员构成(需列明所有共同生活成员)
家庭经济状况 - 详细说明家庭收入来源及金额 - 列出所有家庭财产情况 - 说明家庭负债情况(如有)
困难原因说明 - 疾病证明(附医院诊断书复印件) - 残疾证明(如有需附残疾证复印件) - 失业证明(劳动部门开具) - 其他特殊情况说明
承诺条款 - 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有效 - 愿意配合民政部门调查核实 - 如经济状况改善主动申报退出
三、注意事项 1. 所有陈述必须真实准确 2. 用词朴实,避免夸张修饰 3. 随附证明材料要齐全 4. 建议手写签名并按手印 5. 保留申请书复印件备查
四、参考模板 [此处应提供具体模板示例,因格式限制暂略,建议用户向当地民政部门索取标准模板]
五、提交方式 1. 向户籍所在地村(居)委会提交 2. 或直接向乡镇(街道)民政办提交 3. 建议提前电话咨询所需材料清单
低保户申请书的格式要求是什么?
低保户申请书格式要求如下:
标题
居中写明"低保申请书"或"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书"。称谓
顶格书写负责审核的部门名称,如"XX县民政局"或"XX街道民政办"。申请人基本信息
- 姓名
- 性别
- 出生年月
- 身份证号码
- 家庭住址(具体到门牌号)
- 联系电话
- 家庭成员情况(姓名、关系、年龄、工作/学习状况)申请理由
详细说明家庭困难情况,包括: - 家庭成员收入来源及金额
- 特殊困难(如重大疾病、残疾、失业等)
- 家庭财产状况
- 其他需要说明的困难情况承诺声明
写明"本人承诺所填内容真实,如有虚假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"。结尾
- 此致
敬礼
- 申请人签名(按手印)
- 申请日期(年月日)附件材料
列出随申请书提交的证明材料清单,如: - 身份证复印件
- 户口本复印件
- 收入证明
- 病历证明
- 残疾证等
注意事项: - 使用A4纸手写或打印 - 语言简洁明了,事实清楚 - 避免夸大或虚假陈述 - 不同地区可能有细微差异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
低保户申请书需要提交哪些材料?
申请低保需要准备的材料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,但核心材料基本一致。以下为全国通用的基础材料清单及注意事项:
身份证明材料 - 申请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+复印件(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) - 户口簿原件及全部页面复印件(包括空白页) - 婚姻状况证明(结婚证/离婚证/法院判决书)
经济状况证明 - 近6个月银行流水(所有账户,含存折) - 工资条/用人单位收入证明(需盖公章) - 养老金/失业金领取证明 - 房产证/租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- 车辆登记证(如有需特别说明)
特殊情况证明(根据实际情况提供) - 残疾证(1-4级需重点标注) - 重大疾病诊断证明(二级以上医院出具) - 在校学生证明(需注明学杂费金额) - 失业登记证(需显示连续失业时长)
申请文书 - 手写申请书(需包含:家庭人口、收入来源、困难原因等要素) - 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书面同意书(按手印)
实操建议: 1. 所有复印件建议使用"本件与原件一致+签名+日期"的备注格式 2. 提前到街道办领取《低保申请审批表》并咨询最新材料要求 3. 收入计算需注意:赡养费、抚养费均应计入家庭总收入 4. 建议同步准备电子版材料(扫描件或照片)备用
注意事项: - 部分地区要求提供近3个月水电费缴费单 - 外出务工人员需提供务工地收入证明 - 材料提交后一般需经过15-30个工作日入户核查
低保户申请书的填写注意事项有哪些?
低保户申请书填写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:
基本信息准确性 - 确保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户籍地址与身份证完全一致 - 联系电话需填写长期有效的号码 - 家庭人口数需与户口本登记一致
收入情况申报 - 逐项列明所有家庭成员收入来源(工资、养老金、补贴等) - 无收入需注明"无"而非空白 - 提供最近6个月收入证明作为附件
财产状况披露 - 详细填写房产、车辆、存款等资产信息 - 注明特殊财产情况(如继承但未过户房产) - 需同步提交银行流水等证明材料
困难情况描述 - 具体说明致贫原因(疾病、残疾、失业等) - 附医疗诊断书、残疾证等证明文件 - 避免笼统表述,需量化困难程度
格式规范要求 - 使用黑色签字笔工整书写或打印 - 村委会/居委会初审意见栏不得自行填写 - 每页底部需手写"以上情况属实"并签名捺印
附件材料准备 - 户口本、身份证复印件每人一份 - 收入证明需加盖单位或社区公章 - 医疗支出需提供正规票据复印件
特别注意: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细微差异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最新申请表格及材料清单。所有填写内容需与证明材料相互印证,虚假申报将承担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