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对分子质量怎么算
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需要以下步骤:
确定化学式 - 写出物质的正确化学式 - 例:水的化学式为H₂O
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- 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- 常见元素相对原子质量: H ≈ 1 C ≈ 12 O ≈ 16 N ≈ 14 * Cl ≈ 35.5
计算各原子总质量 - 将每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在分子中的个数 - 例:H₂O中 H:1 × 2 = 2 O:16 × 1 = 16
求和 - 将所有原子的总质量相加 - 例:H₂O的相对分子质量 = 2 + 16 = 18
单位说明 - 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 - 通常用"Mr"表示
示例计算: 计算硫酸(H₂SO₄)的相对分子质量: - H:1 × 2 = 2 - S:32 × 1 = 32 - O:16 × 4 = 64 - Mr = 2 + 32 + 64 = 98
注意事项: - 化学式中下标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- 结晶水合物需要将水分子计算在内 - 离子化合物同样适用此计算方法
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?
相对分子质量(Mr)的计算公式为:
Mr = Σ(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× 原子个数)
计算步骤说明: 1.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2. 查找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(Ar) 3. 统计化学式中各原子的个数 4. 将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个数 5. 将所有乘积相加得到总和
示例计算(H₂O): - H的相对原子质量 = 1.008 - O的相对原子质量 = 16.00 - H原子个数 = 2 - O原子个数 = 1 计算过程: Mr(H₂O) = (1.008 × 2) + (16.00 × 1) = 2.016 + 16.00 = 18.016
注意事项: 1. 相对原子质量通常取1位小数 2. 计算结果一般保留1位小数 3. 对于离子化合物,计算时不考虑电荷数 4. 结晶水合物中的水分子需计入计算
如何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?
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需要以下步骤:
确定化学式中的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 - 例如H₂SO₄包含:H(2个)、S(1个)、O(4个)
查阅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对原子质量 - H≈1,S≈32,O≈16(取整数部分)
计算各元素的总质量 - H总质量 = 1×2 = 2 - S总质量 = 32×1 = 32 - O总质量 = 16×4 = 64
求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 - H₂SO₄相对分子质量 = 2 + 32 + 64 = 98
注意事项: - 括号的处理:Ca(OH)₂应先计算OH部分(16+1=17),再×2 - 结晶水的处理:CuSO₄·5H₂O需分别计算CuSO₄和5H₂O的质量后相加 - 离子团处理:NH₄⁺按整体计算(N+4H=14+4=18)
示例计算: Al₂(SO₄)₃: - Al:27×2=54 - S:32×3=96 - O:16×12=192 - 总和=54+96+192=342
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实例?
以葡萄糖(C₆H₁₂O₆)为例演示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过程:
确定分子式组成元素及原子个数: - 碳(C):6个原子 - 氢(H):12个原子 - 氧(O):6个原子
查找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(取自IUPAC最新数据): - C:12.011 - H:1.008 - O:15.999
分步计算各元素质量贡献:
C贡献 = 6 × 12.011 = 72.066 H贡献 = 12 × 1.008 = 12.096 O贡献 = 6 × 15.999 = 95.994
汇总计算结果:
相对分子质量 = 72.066 + 12.096 + 95.994 = 180.156
结果修约: 根据有效数字规则保留四位有效数字:180.2
实际计算注意事项: - 使用最新版元素周期表数据 - 注意区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单位 - 结晶水合物需单独计算水分子部分 - 离子化合物计算时不考虑电荷数
练习案例:计算硫酸铜晶体(CuSO₄·5H₂O)的相对分子质量 (Cu:63.546,S:32.06,O:15.999,H:1.00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