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牛顿流体怎么制作
制作非牛顿流体的方法有多种,这里介绍两种常见且材料容易获取的制作方案:
方案一:玉米淀粉非牛顿流体(剪切增稠型) - 材料:玉米淀粉(200g)、水(100ml)、搅拌碗、搅拌棒 - 配比建议:淀粉与水的体积比约为2:1 - 制作步骤: 1. 将玉米淀粉倒入搅拌碗中 2. 缓慢加入清水,边加边搅拌 3. 调整至浓稠但可流动状态 4. 测试特性:快速拍打会变硬,缓慢搅拌保持液态
方案二:洗洁精混合液(剪切稀化型) - 材料:洗洁精(100ml)、水(50ml)、玉米淀粉(50g) - 关键技巧: - 先混合洗洁精和水 - 分次加入淀粉避免结块 - 最终质地应比蜂蜜略稠
注意事项: 1. 温度影响:低温环境可能改变流体特性 2. 保存方法:密封保存可维持3-5天特性 3. 安全提示:避免入眼,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操作 4. 清洁建议:使用温水更容易清洗残留
实验扩展建议: - 尝试添加食用色素观察流动图案 - 测试不同击打速度下的硬度变化 - 用不同品牌淀粉比较效果差异
非牛顿流体制作需要的材料有哪些?
制作非牛顿流体需要的基础材料如下:
玉米淀粉(核心材料) - 推荐使用食用级玉米淀粉 - 用量比例约为水重量的2-3倍 - 颗粒越细效果越好
水(溶剂) - 普通自来水即可 - 建议使用室温水(20-25℃) - 与淀粉比例建议1:2至1:3
可选添加剂(根据需求选用) - 食用色素(用于染色) - 荧光粉(夜光效果) - 甘油(增加延展性) - 硼砂溶液(增强非牛顿特性)
工具 - 搅拌碗(建议使用玻璃或不锈钢材质) - 搅拌棒(木质或硅胶材质为佳) - 量杯(精确控制比例) - 密封容器(用于保存)
注意事项: - 淀粉与水的比例需要根据环境湿度调整 - 建议先少量试验确定最佳配比 - 制作过程建议佩戴手套 - 成品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
非牛顿流体制作步骤详解?
材料准备
- 玉米淀粉(约200克)
- 清水(约100毫升)
- 搅拌棒或勺子
- 大碗或容器
- 食用色素(可选)
详细步骤
材料配比 - 玉米淀粉与水的比例约为2:1 - 可根据需要调整比例,淀粉越多流体特性越明显
混合过程 - 将玉米淀粉倒入容器中 - 缓慢加入清水,边加边搅拌 - 搅拌至无明显干粉,呈现浓稠糊状
测试调整 - 用手指快速戳击混合物,应感觉坚硬 - 缓慢插入时,手指应能轻松穿透 - 若太稀可加淀粉,太干可加水
可选步骤 - 加入几滴食用色素调色 - 搅拌均匀至颜色均匀分布
注意事项
- 使用后及时清理,干燥后会形成粉末
- 避免倒入下水道,可能造成堵塞
- 儿童使用时需成人监督
- 最佳使用温度为室温
科学原理
这种混合物属于剪切增稠流体,外力作用速度越快,表现出的粘度越大。静止时类似液体,受到快速冲击时表现类似固体。
非牛顿流体制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?
材料配比问题
问题现象:流体过稀或过稠无法呈现非牛顿特性 - 玉米淀粉与水的最佳比例为2:1(体积比) - 可先混合1.5:1比例,逐步添加淀粉至筷子能直立 - 环境湿度高于70%时应减少5%水量
结块问题
问题表现:混合物出现难以溶解的硬块 - 使用筛网将淀粉过筛后缓慢加入水中 - 采用Z字形搅拌法:先顺时针10圈,逆时针10圈 - 发现结块立即停止搅拌,用勺子背面碾压
保存问题
常见状况:静置后分层或变质 - 密封保存时液面距瓶口保留2cm空间 - 添加1/4茶匙食盐可延长保存期至3天 - 冷藏会导致淀粉变性,室温保存最佳
效果异常
典型情况:敲打时不够坚硬或无法快速恢复 - 检查淀粉是否过期(保质期超过6个月慎用) - 确保使用室温水(20-25℃) - 混合物静置超过2小时需重新搅拌
安全注意事项
- 佩戴护目镜防止高速搅拌时飞溅
- 儿童操作时淀粉量不超过200克
- 处理完成后立即清洁容器避免管道堵塞
进阶技巧
- 添加2-3滴食用色素可增强观察效果
- 掺入5%婴儿油能改善触感
- 使用电动打蛋器可缩短搅拌时间至3分钟
实验记录建议:每次调整比例时记录温湿度数据,建立个人配方数据库